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叶利钦纪念碑“披上颜色”?

2013-08-22

还是强国?民主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这正是当下俄罗斯的政治中不时相互碰撞的两种观念转型的终点到底是民主。

目前的俄罗斯。这其中包括如何评价叶利钦这样的苏联解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尚未达成社会共识。

2012年8月24日。被人泼上了蓝色颜料,位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的一处叶利钦纪念碑。底座文字也遭破坏。

尽管这只是一个孤立事件。俄罗斯社会在对叶利钦的评价问题上缺少共识,俄媒体看来。而这也折射出俄社会在选择转型道路问题上的迷茫。

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团体表示对此事负责。目前。

有趣的俄罗斯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宣布。俄共都将免费向其提供法律援助。该党表示,不论谁是责任人。目前民众也没有更多的手段来表达不满了2007年叶利钦去世时,俄共就拒绝起立为其默哀。显然,如今在叶利钦问题上,俄共仍坚持着原有立场,而且他深信,这一立场可以在其激进选民中起到正面影响。

显然。有相当一局部俄罗斯民众对叶利钦持否定态度。俄共的举动证明。

对于这次的事件。即使只是孤立事件,叶利钦基金会的负责人亚历山大·德罗兹多夫认为。面前也有着政治考量。叶卡捷琳堡这座城市,对叶利钦乃至1991年的苏联政治而言,都意义非凡。这里的人们普遍较为拥护叶利钦,这也是去年叶利钦80冥寿时将这座纪念碑树立在此的原因。德罗兹多夫认为,泼碑事件”折射出俄社会的不成熟。

事实上。也折射出了选择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不统一。俄罗斯民众对叶利钦态度的不统一。

如果说戈尔巴乔夫开启了一场政治改革的话。使其成为俄罗斯的立国之本。经济改革方面,那么叶利钦便可说是将其用一部总统权力过大的通过宪法固化下来。戈尔巴乔夫只是开启了一扇窗,叶利钦则将俄罗斯驱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使其无法回头,尽管其中也是弊端丛生。

尔后。并最终选择了普京。可谓做到承上”却没有顺利地“启下”一生因此功过参半。但他终究是俄转型道路的推动者,叶利钦走上了弄权之路。这一点上俄官方也认同,这些年来对叶利钦的正面评价,意味着俄权力体系对叶利钦主张的俄罗斯立国之本的坚持。

看到更多的叶利钦的过”而轻视了功”这显然是与导致普京上台的那股“强国怀念症”同质的政治理念。但在很多民众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