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2013-08-23

只有薛起受一人在陕西西安担任过副总兵。毛胤云说。由于年代久远,墓碑通往墓主体的墓道已经不复存在墓道碑后方查找的清代古墓前,发现上面刻有“凤山薛公”等字样,并且其墓碑上的建造时间也与薛起受逝世时间相吻合。随后我就回到办公室查史料。

村里的孩童们看着这块石碑慢慢变成老人,岁月流逝,石碑依旧…石碑为谁而立?面前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直到前不久,福清文物普查人员在一名老石匠的指领下,才发现了随后工作人员在石碑后方发现两座古墓,一座清代、一座明代。工作人员几经考证,推断清代古墓可能与清代康雍年间的陕西西安副总兵薛起受有关,但是现在还没得到薛氏后裔的证实。

       那么另一座保管十分完整的明代古墓里,躺着的又是谁呢?昨天,记者在福清博物馆文物普查负责人毛胤云的带领下,来到西坑村村道边的石碑前。石碑由覆斗式碑座及长方形圆首碑身两部分构成,碑通高2.95米,宽0.8米,厚0.2米,碑身上刻“皇清钦赐蟒袍授骁骑将军陕西西安副总兵凤山薛公墓道”等字样。
      
        石碑底下长满杂草,虽然岁月沧桑,石碑已显斑驳,但是上面的字迹仍清晰可见。这座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100平方米的坟墓,坐东朝西,三合土构建,平面呈“风”字形,龟背形墓顶,前设有祭台,上竖有方形石制墓碑一通,上面依稀可见“清雍正”以及“凤山薛公”等字样。福清龙田西坑村。
       文体局在进行全国文物普查,当时正在附近考察薛氏宗祠。毛胤云告诉记者,就在那个时候,一名自称是老石匠的薛姓老者告诉他后面村道有这么一块不同寻常的墓碑。毛胤云在石碑后发现了两座古墓,根据碑文推断,其中一座是清代、一座明代。